含英咀华,妙语生花;文修励学,与英笃行

英语学院

学院新闻

理论学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文化自信

发布者:  时间:2021-01-08 10:09:26  浏览: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尊崇,展现文化自信。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会议上关于文化自信的讲话吧!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沉淀五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拥有其他民族没有的韵味和力量,在现代化的今天仍具独特价值,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愈加耀眼。“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定文化自信,用文化之兴盛带动民族之崛起。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提出了对文化文艺工作者的要求: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习近平不仅提出群众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性,也强调了文艺作品应与时代相联系这一要点。“大师、大家,不是说有大派头,而是说要有大作品。如果不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创作精品上,只想着走捷径、搞速成,是成不了大师、成不了大家的。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希望大家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

从习近平的讲话中我们学习到,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发展不可缺失的推动力,提振文化自信,需要人民大众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也需要文化工作者对当今时代群众实践生活的精准把握。

信息来源于网络

版权所有: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旅顺南路西段六号大连外国语大学11号教学楼   邮编:116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