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大连外国语大学启航学者讲座教授、国际语言与文化符号学中心主任余红兵应邀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人文社科研究的国际发表”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学院副院长王成东主持,国际语言与文化符号学中心团队成员及硕士研究生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余红兵教授以符号学学科为例总结并分享了期刊发表的四条经验:(1)贵得师: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见贤思齐,从老师身上汲取经验。同时,余红兵教授也鼓励师生要走出国门,开阔视野。(2)需固本:研究重心应立足学术根基。余红兵教授强调,学术研究需以扎实的语言能力为基础,放眼全球,关注前沿动态;倡导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坚持终身学习,积累学术素养;通过多元交流深化思想。(3)宜述作:研究者应随时将学术心得转化为文字。余红兵教授建议通过外文写作提升学术水平,深入文献阅读以明确问题意识,从多角度切入研究以创新视角。在写作节奏上,以观点为核心,根据文章类型调整写作速度。对于已完成的草稿,可选择进一步完善或暂时搁置备用。(4)会出品:强调期刊选择和投稿策略的重要性。余红兵教授认为,研究者应了解目标期刊的级别、主题和偏向,合理选择策略。最后,余红兵教授就师生关注的话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指导性强,不仅使师生对国际期刊发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为今后的学术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专家简介
余红兵,美国符号学会会长,国际符号协会副会长,亚洲符号学国际学会秘书长。南京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国际符号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大连外国语大学启航学者讲座教授、国际语言与文化符号学中心主任,兼任国内外多所高校、研究中心及学会的研究员、理事职务。长期担任Chinese Semiotic Studies(ESCI,SCOPUS)执行主编,Semiotica (A&HCl,SSCI), Biosemiotics (A&HCI, SSCI, SCI-E)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emiotics (A&HCI) , Cultura (A&HCI) , Brill Perspectives on Popular Culture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miotics and Visual Rhetoric等国际刊物副主编、编委,同时担任多家著名国际出版社和A&HCI,SSCI期刊特邀审稿人。主要从事符号学、语言哲学、认知与传播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现阶段专注于语言与社会仪式、古典中哲的认知维度、神话思维与叙事等问题。目前已A&HCI,SSCI等收录的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译著编著十余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九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