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英咀华,妙语生花;文修励学,与英笃行

英语学院

学院新闻

聚焦 | “三进”活动系列——英语学院三年级教研室联合专业课程及俱乐部开展“三进”活动

发布者:  时间:2021-11-30 21:09:27  浏览:

为深入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工作,英语学院三年级教研室组织师生利用《英汉笔译》《非洲英语国家研究》和《交替传译》三门课程,并联合口译俱乐部、笔译俱乐部和学术创新俱乐部开展了相关活动。

《英汉笔译》:

本课程引入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开设的智慧树平台《古代汉语赏析与翻译》课程,该课程以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为线索,为同学们介绍中国古代汉语典籍,提升其传统文化素养。教学采用语言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时政,帮助学员理解典籍引文含义在现代汉语语境下的灵活变化及其翻译手段。课程结束后,学生既能够提升古代汉语阅读能力和文化知识储备,也能够显著提高他们的汉英口译、笔译能力。并且,这门课程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里的表述和理念自然地引入课堂,与教学内容无缝衔接,体现了“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

《非洲英语国家研究》:

在教学内容中引入了国家领导人对于中非关系的重要论述和国家颁布的重要政策文件。如:布置学生阅读《习近平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双语)、《北京峰会标志中非关系新的里程碑》(双语)、《王毅在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纪念招待会上的讲话》(双语)、《习近平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的主旨讲话》(双语)等。注重培养学生为国家战略服务的学术精神,将非洲研究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核心价值观认同、中国话语建构紧密结合,提升学生为国家建设服务的科研意识。同时,本课程还把思政内容潜移默化地应用到了具体问题的解决之中。如:当有的学生对其他民族的人有不恰当表述的时候,任课教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表述来达到育人的效果。

《交替传译》:

本课程的任课教师们在课件准备、材料选择、课堂示范以及口译现场赏析的时候都是带有目的性地选择材料,牢牢把握政治方向。

具体方式有:教师选择资料让学生课下听写、整理,并进行课堂分享,目前已经让学生学习过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第二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稿、中国重返联合国50周年相关讲话等。

教师选择相关会议的口译资料,在课堂进行译文赏析点评;目前已让学生学习过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等。

口译俱乐部:

采用政府工作报告和商务部例行记者会等与国家政策紧密相关的材料进行口译训练。

学术创新俱乐部:

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等材料,指导学生尝试利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探究政治外交类文本的文体风格。

通过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阅读和分析,教师结合非裔流散理论和文本引导学生讨论在中非交往和合作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和尊重的文化以及历史背景问题,启发同学们思考共同体如何在充分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谋求共同发展等问题。

英语学院采取课堂教学和个性化培养俱乐部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方式,有力开展“三进”工作,积极打造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今后,英语学院将继续以“三进”工作为抓手,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本科教学,助力学院国家一流专业建设。

版权所有: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旅顺南路西段六号大连外国语大学11号教学楼   邮编:116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