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军教授应我校学科发展规划处和英语学院邀请,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语言认知研究的‘科学化’道路”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是东北三省一区外语学科发展联盟、英语学院“外语学科融合发展”高端云讲坛系列讲座之一,由我院理论语言学研究所负责人林璐教授主持,我院部分教师、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王军教授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念、研究对象范围、研究“科学性”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四个方面对语言认知研究的“科学化”道路发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王教授指出,在认知研究中自然科学或“硬科学”的技术手段有其自身的优势与短板。在目前新文科、跨学科以及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语言研究可采用的技术手段逐渐丰富,如语料库、大数据、人工智能、语言编程等,这不仅进一步扩大了研究对象范围,同时也显著提升了个人、学科及学校的国际化程度。但其问题在于,如果仅凭借现有的技术手段来开展研究,那么所选的研究对象与其研究范围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王教授认为,如果研究者只是运用新技术来验证某些语言现象,将会弱化通过思辨、归纳、演绎、内省等传统研究方法而得出的理论创新。最后,王教授提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并存。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突出,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为我院师生开展语言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导。
专家简介
王军,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符号学等。研究内容涉及形体语言、复合名词、隐喻转喻、间接回指、韵律、空符号等。主持并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专著《衔接的认知语用研究》(商务印书馆,2020)、《英汉语篇间接回指》(商务印书馆,2013)和《英语叙事篇章中间接互指释义的认知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在《语言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等语言类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目前担任苏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外国语言研究会副会长,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期刊主编。(兰帆帆)